三国演义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三国演义与黄巾起义的关系

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写的是公元三世纪时,中国势力最为强大的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的故事,而这部小说的开头写的是早于三国时期几十年的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作者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安排,那是因为他看到了黄巾起义对后世,尤其是三国格局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小说《三国演义》封面

小说《三国演义》封面

黄巾起义是张角兄弟几人看到当朝的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后,顺势发起的,它的目的就是推翻腐朽的东汉,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王朝。然而精心准备十几年的起义计划,就在起义的前一个月,被叛徒唐周告发了。重要的洛阳起义据点被削除,这使得东汉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对付关外的黄巾军。即便如此,黄巾起义还是提前了一个月发动了。因为有过准备,所以前期的攻势是迅猛的,攻城拔寨无不顺利,贪官污吏都是望风而逃。可惜的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还是存在它的历史局限性,加上指挥官的战略眼光不足,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起义失败的结果。

虽然黄巾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给东汉政权所带来的冲击力是无比震撼的,直接撼动甚至颠覆了汉室的统治根基。因为中央朝廷为了迅速平定起义,所以下放了很多军权到地方。当起义过后,地方的实力却是坐大了,之后一旦中央有所不稳定,地方就直接脱离了中央的管控,自己割据一方发展实力了。而这不就是三国混战的前兆吗?而且魏蜀吴三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在黄巾军起义中开始慢慢发家的,就是曹操、刘备和孙坚。虽然他们取得的成果各有不同,但是这也正式拉开了三国的序幕。

黄巾起义口号是什么

历史上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可谓是声势浩大,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思想组织的农民起义之一。农民之所以能被聚集起来反对朝廷,除了当时汉室朝廷的腐败至极,徭役繁重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之外,还有就是张角等人能够以宗教思想蛊惑人心,煽动群众的情绪。而黄巾军起义时所喊的口号,就是张角等人利用宗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一种集中反映。

黄巾军

黄巾军

黄巾军起义时始终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来反汉。这里的“苍天”所指的就是当时统治天下的汉室王朝,这个“黄天”自然就是太平道(张角借用《太平要术》的经典创建的迷信宗教)。加上五行上的说法,汉朝是火德,火生土,土又是黄色的,也暗合了“黄天”,故而黄巾军个个都是头戴的黄巾的。

第二句里“岁在甲子”,就是指代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为这一年刚好是六十年一轮回的开始甲子年,“天下大吉”就是说在这一年他张角取代汉室,天下将会重新归于兴盛太平,百姓自然是生活的幸福安康。这两句就是要告诉众人,尤其是那些迷信的老百姓们,汉室必然会灭,而取代它的必将是他张角的太平道。

黄巾军起义之处高喊口号,有点类似“替天行道”的感觉,但是张角的起义军在起义后不久就开始烧杀抢掠,屠杀同样是农民的百姓们。他们所宣扬的天下太平就在他们的刀下成了无耻的谎言,他们的失败也将是必然的。

著名战争黄巾起义最后是被谁镇压了

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之广,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起义之一。但是在经历九个月之后,就被汉灵帝派遣的皇甫嵩还有朱俊等人迅速平定。

皇甫嵩

皇甫嵩